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早源自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的ASME III《核設施元件建造規則》,該協會于1968年發布ASME Ⅷ-2《壓力容器另一規則》。
此后30年,各國紛紛參照ASME Ⅷ-2 制定本國的分析設計規范,但總的來說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方法與20世紀60年代相比變化并不大。
近15年來,國際上壓力容器規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歐盟于1997年頒布承壓設備指令PED,隨后,2002年5月30日頒布與其配套的EN 13445《非燃燒壓力容器》建造規范,提出了很多新理念和新觀點,這對ASME壓力容器規范來說,無疑形成了挑戰。





壓力容器制作中,在強度、力學特征等機械能方面,其常用到的低合金鋼盡管明顯優于碳素鋼,但其冷加工性能與可焊性都比不過碳素鋼。壓力容器的分類(1)按承受壓力的等級分為:低壓容器、中壓容器、高壓容器和超高壓容器。(2)按盛裝介質分為:非、無毒;或有毒;。反應壓力容器(代號R):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質的物理、化學反應的壓力容器,如反應器、分解鍋、分解塔、合成塔、變換爐等。